“就在此时就在此地,我们可以做点儿什么”
以前做报道,问号打开、节目播出就是结束,但在《穹顶之下》,柴静的关爱不仅仅给予女儿,她的行动也不只是给所爱的人戴上口罩。作为一个已非记者的调查者,她的雾霾三问本身就是一种示范;人大应做什么?政府该做什么?我们能做什么?她用具体而微的行动传递攻略:除了抱怨、消费、视而不见,我们还可以减少自己对煤和油的消耗、可以督促行政部门坚决执法、可以在法律修改的时候提出建议—
她与《自然之友》合作,提出了减少污染与排放的具体建议。
看到家门口有一片工地裸露,她试着与施工者交涉,结果扬尘的土堆得到覆盖;楼下的餐馆没有加装油烟处理装置,她打了举报电话12369,餐馆老板果然装上了法规要求安装的设备;加油站的加油枪汽油挥发严重,她又向环保部门举报,加油站答应马上修好防挥发装置。她的体会是,如果不打,12369就只是一个数字。她建议网友:表达你的不满、维护你的权益。
大货车排放的设计缺陷问题归哪个部门管?她从下面的回答中发现了执法主体虚置的问题—环保部:听说不是我们;工信部:绝对不是我们;质检总局:好像是我们三家。
相信在今年的“两会”上,会有更多的代表、委员和普通民众对《大气污染防治法》的修改提出意见。
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执行主任、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史蒂芬·科恩对中国记者说:“雾霾会教育年轻人成为环保主义者。”是时候了,我们想用30年的时间走过别国100年的工业化之路,却面临着世界罕见的煤和油带来的复合型、大面积的大气污染;该行动了,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收获,就像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邵敏教授所说,我们曾经做过“伟大的实验”—北京奥运会、上海世博会、广州亚运会期间,我们赢得过蓝天。雾霾在天,穹顶之下,我们只能自救。《穹顶之下》,仅仅是网民参与的开始。
(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酷尚网立场。)